中國齒輪工業在“十五”期間得到了快速發展:2005年齒輪行業的年產值由2000年的240億元增加到68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3.27%,已成為中國機械基礎件中規模最大的行業。就市場需求與生產規模而言,中國齒輪行業在全球排名已超過意大利,居世界第四位。
2006年,中國全部齒輪、傳動和驅動部件制造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0262818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15%;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9823824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37%;實現累計利潤總額566521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85%。
2007年1-12月,中國全部齒輪、傳動和驅動部件制造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3654284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96%;2008年1-10月,中國全部齒輪、傳動和驅動部件制造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44529138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92%。
中國齒輪制造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新品開發慢、市場競爭無序、企業管理薄弱、信息化程度低、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現階段齒輪行業應通過市場競爭與整合,提高行業集中度,形成一批擁有幾十億元、5億元、1億元資產的大、中、小規模企業;通過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設計開發,形成一批車輛傳動系(變速箱、驅動橋總成)牽頭企業,用牽頭企業的配套能力整合齒輪行業的能力與資源;實現專業化、網絡化配套,形成大批有特色的工藝、有特色的產品和有快速反應能力的名牌企業;通過技改,實現現代化齒輪制造企業轉型。
“十一五”末期,中國齒輪制造業年銷售額可達到1300億元,人均銷售額上升到65萬元/年,在世界行業排名中達到世界第二。2006-2010年將新增設備10萬臺,即每年用于新增設備投資約60億元,新購機床2萬臺,每臺平均單價30萬元。到2010年,中國齒輪制造業應有各類機床總數約40萬臺,其中數控機床10萬臺,數控化率25%(高于機械制造全行業平均值17%)。
2、發展
中低檔的齒輪模具在國內大多都能生產,高端的齒輪模具多依靠進口。國內專門做齒輪模具的工廠不多,大都由齒輪廠自己做齒輪模具,齒輪廠往往設一個工段或一個車間來承擔這項工作。這就致使國內的齒輪模具產業發展難上加難。相關專家表示,要想促使我國齒輪模具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依賴問題,努力提高專業技術,以便更好的服務于國內齒輪模具產業。
隨著齒輪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齒輪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齒輪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齒輪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齒輪行業中的翹楚!
2011年,齒輪行業總體銷售額達到178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進口額雖還遠遠高于出口額,但出口增速則明顯強于進口。
2012年齒輪行業發展可能呈現“前低后高、中速增長”的態勢。2012年四季度出現的行業增長放緩的趨勢將繼續延續。下半年,隨著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逐步到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以及國家“三基規劃”的開始實施,必將提升現代裝備制造業,從而帶動整個齒輪行業新一輪的上升。預計齒輪行業銷售收入將增長10%以上,出口增幅或將達15%。
3、投資
齒輪及其齒輪產品是機械裝備的重要基礎件,絕大部分機械成套設備的主要傳動部件都是齒輪傳動。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全行業年銷售總額已突破千億元,形成了企業多元并存、共同發展的行業格局。其中,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已成為推動行業管理水平、產品技術質量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為把我國從齒輪制造大國建設成為齒輪制造強國做出了突出貢獻。
根據( 中國齒輪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顯示中國齒輪傳動行業在“十一五”期間得到了快速發展,2005-2010年中國齒輪行業的工業總產值逐年增加,且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2010年整個齒輪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46.35億元,齒輪全行業市場需求超過1400億元,世界排名第二。從規模和銷售額等各方面因素來看,齒輪產業已然成為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基礎件領域的“領軍”級行業。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齒輪制造大國。
2011年末,我國軸承、齒輪、傳動和驅動部件的制造工業企業達2319家,行業總資產達2483.16億元,同比增長20.59 %。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軸承、齒輪、傳動和驅動部件的制造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3144億元,同比增長28.00 %;實現利潤總額達230.4億元,同比增長22.08 %。
2012年上半年,全國齒輪的產量達97.69萬噸,同比增長 47.14%。2012年6月份,我國生產齒輪18萬噸,同比增長50.18%。
中國處于工業化、市場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的時期,也處在消費擴大和結構升級的時期,裝備制造業將迎來難得發展機遇,為齒輪的發展提供巨大市場空間。“十二五”是我國齒輪行業發展的黃金期,行業應加快朝“由大變強”的目標邁進。
發展格局
1、博弈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少數國家挑起的貿易保護主義,有可能引發全球范圍內的貿易保護。經濟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正處于博弈階段,但總體趨勢是經濟全球化。同時,后金融危機時代,人民幣面臨著升值的巨大壓力。這意味著進出口格局將產生新的變化,更多的國際產品將進入中國與國產品牌直接競爭。我國齒輪企業必須要在競爭中走向成熟。未來的競爭格局將是集團化趨勢明顯,行業集中度提高;國際大企業重心轉移,紛紛加大對中國等新興市場的投入,國內競爭國際化加??;國外企業越來越重視中國元素,未來將專門研發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
2、技術變革
應采取有效措施,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齒輪行業,改變我國齒輪產品檔次低和經濟效益不高的狀況。如使用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推動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等在齒輪行業的應用,形成強大的先進裝備制造體系等。
3、大勢所趨
截止到2012年底,齒輪行業年銷售收入約1600億元,生產企業100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約400余家,從業人員約30萬人,是基礎零部件行業規模最大的分行業。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已經成為齒輪強國。
“十二五”期間我國齒輪行業面臨調整振興、由大變強的歷史發展機遇,國內外市場競爭加劇,國內深層次矛盾不可避免地會影響行業前進步伐,但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創新發展的基本力量不可逆轉,全行業在轉型升級的進程中將以年均30%左右的增速實現穩定發展。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到來,關聯度越來越高的產業需要面對越來越多的共同課題,需要建立廣泛的合作。而這種合作已不再僅是提供產品這么簡單。將從源頭上打破產業之間壁壘,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成為產業之間融合發展的新趨勢。為達成通過產業融合推動技術創新的目的,行業間應從技術、標準和法規、信息服務與軟科學研究、品牌推廣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合理利用雙方的資源,進行前瞻性產品的設計與開發,確保我國自主創新技術的適用性和領先性。
4、變革
低碳化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主題。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做出低碳化承諾,節能減排將是企業下一步技術發展的方向。行業也應抓住低碳經濟的機遇,提前介入混合動力、燃料電池、電機電子等新能源技術的研究;進一步挖掘傳統能源的潛力,大力發展再制造等技術,推動產業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