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國制造享譽世界,中國制造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不過現在很多數據勾勒的中國制造業近景頗為黯淡。
近30年快速擴張的方式已難持續,一方面,由于國際經濟不景氣,國際市場對中國制造產品的需求大大萎縮;另一方面,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受到了環境、資源等約束。
透過當下種種復雜甚至互相矛盾的產業現象與數據“迷霧”,“中國制造”的產業比較優勢正在汰舊換新。
- 你可能感興趣的關于制造的研究報告:2015年全球半導體制造材料產業研究報告2015-2020年中國食品工業設備制造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潛力研究報告2015-2020年中國紡織制造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一帶一路”+“亞投行”將打開配件制造加工行業的未來發展空間分析報告2016-2020年立式磨床制造行業“一帶一路”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 更多機械行業分析
2015年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增幅為2009年5月以來新低,這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中國制造”處于嚴峻下行態勢中的深切擔憂。下文是對我國制造行業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
“總會有辦法”,是記者在采訪行程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面對當前嚴峻下行壓力,當前不論是東部發達省市還是中西部地區,不論是輕工消費品生產還是重大裝備制造,不論是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還是創新科技集聚行業,從一線企業到地方主管部門,圍繞制造業的一些共識已經基本形成。
共識之一是堅守制造業作為“國本”不動搖。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說,不論是解決就業、財稅還是環境問題,“沒有哪個國家是不發展發達工業,壯大工業可以解決的”。更多相關制造行業分析內容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制造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在中小服裝企業聚集的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鎮,企業數量去年下半年以來開始逆勢回升,鎮長陳順葆說,在經過企業數量下滑的困難考驗后,全鎮上下對于堅守服裝產業已經沒有爭議,“只有落后的企業,沒有落后的行業。如果還是靠拼人力、拼加工,那我們是會被取代的,但我們走的是轉型路、電商路,靠的是個性化、高端化、智能化,我們的目標就是讓遷移到東南亞的服裝廠還得靠我們才能生產!”
江蘇馳翔精密齒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其剛說,公司成立13年以來,專注做硬齒面高精度齒輪,目前在國內已經是一流在國際上也位居前列,但這個細分領域還有一些關鍵技術有待突破,“我的目標就是堅決打破日本企業一統天下的局面,我就一個想法,那就是搞實體經濟是永恒的,其他都是靠實體經濟支撐的,我這輩子啥事不做,就做齒輪,哪怕風吹雨打,一輩子就做好這一件事。”
共識之二是制造業轉型已經從以往的單兵突破變成了聯合突圍。徐工集團副總經理李鎖云說,近年來,這家國內龍頭企業正在努力將主導產品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推進,“但越是邁向高端,對國外核心零部件的依賴就越重,比如控制系統的傳感器、芯片乃至油缸的密封件都要依賴進口,國內的配套零部件就是過不了關,這就是整個國家的基礎材料、基礎工藝等根本性問題,不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的個體突破能夠解決的,因此我們對‘中國制造2025’抱有深切期望。”
共識之三是環境制度建設和文化引領支撐對新一輪制造業發展和突圍至關重要。江蘇大豐市分管工業的副市長朱國新說,2012年前,大豐原有433家規模以上企業,2014年倒閉了22家,預計今年還有一些要保底,“這是壞消息,也是好事情,企業經過洗禮會得到更好發展。但從我與地方企業長期打交道的經驗看,現在走不遠的企業主要就是因為對產品和品牌沒有精益求精,老覺得‘差不多就行’。這不僅僅是企業管理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工業文化培育培養的過程,沒有這一點,‘中國制造’永遠擺脫不了低端形象。”